齐楚八百年:为何楚国版图扩张迅猛而齐国却固守山东?双融网
齐国和楚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。齐国最初受封于营丘(后改称临淄,今山东淄博),楚国则受封于丹阳(今湖北秭归一带)。在春秋时期,两国都曾跻身春秋五霸之列,到战国时期又同属战国七雄。然而令人好奇的是,同样经历了约800年的发展历程,齐国似乎一直固守在山东半岛,而楚国却从湖北西部边陲一路扩张到了山东沿海。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齐国扩张的艰难之路
齐国的扩张历程可谓步步维艰。从春秋初期到战国中期,齐国虽然成功吞并了山东半岛东部和大部分泗上地区,在黄河流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,但整体扩张速度相当缓慢。
春秋初期,齐国就与鲁国、卫国等大国接壤。虽然齐国实力略胜一筹,但差距并不明显。即使在吞并纪国后,齐国与鲁国的交战仍然互有胜负。直到齐国吞并莱国后,实力才真正超越鲁国,开始蚕食鲁国领土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好景不长,当时晋国从黄河中上游扩张至下游,成为超级大国。鲁国凭借与晋国的同姓关系成为其盟国。此后齐国对鲁国的扩张行动遭到晋国直接军事干预,在著名的鞌之战和平阴之战中两次惨败,被迫臣服于晋国。
战国前期,田氏代齐完成后,由晋国分裂出的魏国已完成变法,国力大增。齐国多次被魏,直到魏惠王时期因魏国外交失误,齐国才得以击败魏国,成功向泗水流域扩张。但此时南方的越国和北上的楚国也对齐国形成制约。
齐威王时期,齐国因重用邹忌、田忌、孙膑等贤臣而重新强大。到齐湣王时期,齐国疆域达到极盛,除今山东省外,还包括今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部分地区。但整体而言,齐国给人的印象是始终固守在山东半岛。
楚国扩张的有利条件
相比之下,楚国的扩张环境要优越得多。虽然初期楚国比齐国弱小,但其周边环境极为有利:长江以北至黄河以南以及汉水流域遍布小国和蛮夷部落,只有宋国、郑国算得上大国,而这两国又长期互相牵制,无暇扩张。
楚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策略,逐步吞并周边小国和蛮夷部落,实力迅速超越郑、宋等国。从汉水流域起家,楚国向东、东北和东南三个方向持续扩张,经过数百年发展,成为南方霸主。
当楚国扩张至黄河南岸时,晋国成功阻止其进一步吞并宋、郑。晋国不仅多次与楚国正面交锋,还扶植长江下游的吴国牵制楚国。得到晋国战术技术支持的吴国迅速壮大,甚至一度攻入楚国郢都,几乎灭亡楚国。
吴国后来因过度扩张被越国所灭,而越国在战国中期因内乱衰弱,楚国趁机扩张至海边。五国伐齐后,楚国获得淮北地区,与魏国争夺泗上。虽然秦国攻占楚都,但随后将矛头转向三晋,楚国得以将重心东移,专注于淮泗地区的扩张。
最终,楚国灭亡泗上诸小国,攻占魏国方与、大宋二郡,夺取齐国南阳地,占领越国琅琊,几乎吞并整个泗上地区。
扩张难度的根本差异
两国的扩张难度可谓天壤之别。楚国面对的是可以轻松吞并的肥肉双融网,而齐国则要啃硬骨头——这些硬骨头在危急时刻还会寻求更强大国家的保护。这种地缘政治环境的根本差异,最终导致了两国在八百年发展历程中截然不同的版图扩张轨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